往昔灣內港口,如今一片紅樹林秘境

援中港濕地位於高雄市楠梓區、典寶溪出海口南岸,為西南沿海重要的生態廊道之一。在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的支持之下,現由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認養管理,提供原生動、植物棲息與停駐的空間。

援中港昔稱「灣中港」,意謂「灣內的港口」,昔日一片大潟湖,舟筏熙來攘往,隨著川流淤積,滄海成桑田,僅能停靠竹筏。日本時代,因「灣」字筆劃太多,乃簡化為「援中港」,並將這裡納為軍港的一部分;國民政府來臺後,將土地出租給當地居民,作為漁塭之用,由於此區域人口稀少,加上鄰近海軍軍港,管制嚴密,反而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的場所。

 


 援中港地區原屬海軍基地的一部分,出租當地漁民,作為漁塭之用。 

 

2003年,因國防部「二代軍艦港」基地的開發計畫,將土地收回重劃,並捐贈50公頃土地給高雄市政府作為公共用地,其中30公頃為公園用地。由於當地魚塭水道分佈茂盛的紅樹林,孕育渾然天成的美景與豐富的漁業資源,更是水鳥的天堂,因此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與中山大學濕地研究室、高雄鳥會通力合作爭取,將此區域劃設為紅樹林濕地公園。

 


 確定成功劃設為濕地公園後,濕盟接手認養,由濕盟工作人員與志工,一起打造水鳥棲息環境。

 

 

營造後的環境

 


 援中港濕地公園地形圖。 

 

援中港濕地分為東、西兩區,中隔楠梓污水處理廠。西區近海,水源來自典寶溪水,與出海口之海水同步漲退潮,魚蝦蟹貝類資源豐富,為目前著力發展環境教育的區塊;東區則距離出海口有段距離,水源主要仰賴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放流淡水。為降低人為擾動,保留生物安穩棲息的空間,東區目前作為生態保育區之用,未對外開放,回歸「自然演替」的景象,植被層次豐富、鳥類多聚集於此,常見候鳥來此渡冬,如高蹺鴴、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等,甚至瀕危的黑面琵鷺及東方白鸛都曾經在此出現。此區更是高雄最大的水雉棲地,幾年來,由高雄左營區的洲仔濕地擴散至此、落腳與繁衍,單日記錄最大量曾高達42隻。

 


 援中港濕地是高雄最大的水雉棲地。 

 


 援中港生態豐富,曾記錄到東方白鸛(瀕危)的蹤影。

 


 黑翅鳶(二級保育類)正在觀察地面的「食物」,準備獵食。 

 

因應二代艦基地開發,援中港濕地定位為「補償性」濕地,以復育紅樹林生態系為主,兼具防洪淨水、景觀遊憩、生態教育等功能。援中港的紅樹林主要是海茄苳,屬於文化資產保存法所保障的自然生物,濕盟也在此復育一些水筆仔、五梨跤、欖李等,在志工長期協助維護下,四種紅樹林皆已成林,形成美麗的紅樹林水道,紅樹林的伴生植物,如苦檻藍、苦林盤、黃槿等,也生長繁茂,打造出鳥類躲避、棲息與覓食的空間。

當地亦可看到各式各樣的招潮蟹,臺灣招潮蟹共12種,援中港濕地就囊括10種,物種歧異度和豐富度甚高。

目前開放西區部分區域與時段,供民眾預約導覽,歡迎民眾前來了解援中港濕地的生態環境及文史魅力。

 


 一片紅樹林,在長期養護之下,成長茁壯,形成天然棲地。 

 


 紅樹林底下的泥灘地,有多達10種招潮蟹,隨海水漲退潮而居,是援中港濕地生機蓬勃的景象之一。 

 


 援中港濕地(西區)屬於海岸型濕地,經常舉辦淨灘活動,喚醒大眾對海洋廢棄物的重視及省思。淨灘並不是改善環境的主要方式,而是從源頭做到垃圾減量、不隨意丟棄垃圾。

 


 透過宣導及教育,濕盟志工及工作人員帶領民眾認識此地的生態,並傳遞濕地保育的觀念。

 


 每逢六至八月,是凶狠圓軸蟹釋幼季,志工都會前來協助生態調查,並將調查過程與環境教育結合。 

 

援中港濕地小知識

層級:地方級國家重要濕地
類型:海岸型濕地 (西區 - 河口紅樹林生態系、東區 - 淡水埤塘生態系)
面積:27.6公頃
瀕危物種:黑面琵鷺、東方白鸛
珍貴稀有物種:水雉、環頸雉、唐白鷺、黑翅鳶、魚鷹、紅隼、遊隼、彩鷸、小燕鷗

 

 

預約導覽

我們的成果

728

生物種類

125670

參訪人數

527

活動場次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