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鳥之美

水雉主要分佈於熱帶、亞熱帶的濕地,臺灣剛好位於水雉自然分布地域的北界。過去在本島各地均可見其蹤影,但因棲地大部份被變更為農田或做其他開發利用,使其族群大幅減少。

池塘、湖泊、沼澤、菱角田及芡實田等水域地帶,都是水雉的棲息地,而臺南官田的水雉主要棲息於菱角田上,其身形類似菱角,故有「菱角鳥」之稱。水雉的腳趾極長,展開時可分散體重,故可輕巧漫步在浮葉性水生植物上,美麗的外表加上優雅的姿態,博得「凌波仙子」之美譽。其繁殖季通常從四月到十月,正好遇上菱角採收期。由於一妻多夫制,故雄鳥負責孵蛋,是鳥類少有的繁殖模式,雌鳥則負責維護領域、追求與防禦。每一巢蛋,數量通常為四顆,蛋呈梨形(較不易因葉片搖動而滾落水中),殼為古銅色,光亮美麗。孵蛋時間為期21至28天,幼鳥是早熟型,出生之後3小時,即可跟著親鳥到處覓食與活動。

 


 雄水雉孵蛋,是鳥類中少有的繁殖模式。

 

水雉的食物以小魚、昆蟲、小螺等動物性食物為主,偶爾會吃植物嫩葉、幼芽、種子。並選擇菱角、芡實、蓮花等浮水植物生長的埤塘作為繁殖區。非繁殖季時,因浮葉植物大部分枯萎,故對棲地的要求較具彈性,有浮葉性水生植物生長的埤塘最為喜歡,如無浮葉性水生植物,則堤岸周圍有茂密芒草的埤塘、秧苗高度可供隱蔽的水稻田等,都可接受。菱角枯萎後,便會短距離移動,另覓度冬區,而最大度冬區即為臺南官田的葫蘆埤。

 

復育緣由

水雉族群數量減少

日據時代即被列為天然紀念物的水雉,因棲地環境改變、獵殺,水雉逐漸減少,已成為瀕危鳥類,僅能在臺南地區八掌溪至曾文溪之間平原地帶的菱角田中發現。1989年,農委會公告水雉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之保育類動物,而據1997年的調查顯示,水雉數量約在50隻左右,有消失之虞。

高鐵的開發

1980年,高鐵的規劃路線正好穿越臺南官田葫蘆埤。高鐵籌備處於環評報告書中承諾:「將在德元埤、葫蘆埤附近生態較敏感的地區深入調查,務必於施工前,蒐集完整的動物生態資料,以提出具體的減輕對策,並將之納入工程設計與施工方法當中,以確實做好野生動物衝擊減輕對策。」

環評結論

1994年,高鐵環評有條件通過。其環評結論:「在生態部份,高速鐵路經過水雉、彩鷸等野生動物繁殖區之部分,請另提保育計畫送審,未獲審查同意,該路段不得動工」。
1998年,環保署經過四次審查,同意通過「高速鐵路水雉等保育計畫草案」,其結論的第二條:「應完成15公頃棲地租用事宜後,該路段始得動工」。

 

臺南官田水雉復育區成立

1999年,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高速鐵路BOT標案,開始啟動高速鐵路工程之興建。年底,經勘查後,確定挑選位於葫蘆埤南邊2公里處之臺糖隆田農場,並由臺南縣政府向臺糖公司租用土地15公頃後,租金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與臺灣高速鐵路(股)公司支付,並委託由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與全國十八個野鳥學會成立的「水雉搶救委員會」,執行整個復育計畫。

棲地營造的初期,濕盟及高雄鳥會各派一名專職進駐復育區,亦開始改造大型生態池系統,再以40尺貨櫃屋增建組合成辦公室。因復育區的租期為四年一期,為了不浪費時間,加上農田水利會的供水需配合農耕期間的所需調控,並非可隨時取得水源,且必須趕在水雉繁殖期4月前完成整地及佈屬,火速於2000年初動工,3月初完工、進水,並種下第一批菱角。

為模擬水雉主要棲息環境「深堤式菱角池」,四周土堤大多種植牧草,周圍農路種植喬木、構築籬笆,以降低野狗及其他入侵者干擾。再者,因考量到生物多樣性,除了種植菱角,亦混合種植多種浮水、沈水與挺水植物,並植入少量芡實嘗試植栽,2001年繁殖期間,便獲得水雉在芡實植株築巢的紀錄,長期目標,是希望讓水生植物自然競爭、演替、成長,逐年降低人為控管。之後又有部分自然移入之植物,如水丁香、掃帚菊、禾本科植物等,形成良好的多孔性環境,吸引昆蟲類、兩棲類、爬蟲類等生物自由遷移與棲息,營造成複雜又食物源豐富的區域。

除了棲地營造之外,每年亦進行以水雉為主的觀察或監測工作,並依水雉夏季築巢數、實際繁殖成功率、度冬棲息數量、整體生物相及鳥類食物之變化,緊密研討,再決定是否調整環境或植栽。

由於經費有限,無法聘用更多專職或大量僱用臨時工,因此很多工作是由濕盟及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等鳥會的志工,在假日輪流到復育區參與環境整治工作,也因這些志工的參與,復育區才能一點一滴地展現水雉棲地營造的成果。

 

復育成果

2000年5月25日,復育區飛入第一隻水雉,6至8月開始有數隻水雉築巢的現象;秋天,水雉開始換羽並尋找渡冬地;冬天,菱角葉已枯萎,可喜的是,有9隻水雉在深水池中以大萍建構的人工浮島上棲息,持續停留在本區度過整個冬季,振奮所有工作人員與志工。

2001年,水生植物建構出的隱密棲地,使更多水雉願意在此棲息、繁衍,其繁殖成功率高達44%,單位面積繁殖密度提升到3.07隻,遠超過預期之成果。

 


 水雉棲地的打造,需有足夠的隱蔽性及豐富的食物源,才能使水雉更願意駐留棲息與繁衍。(攝影/曾松清)

 

2002年,為提高水雉有效利用面積,將部分第二期的生態池進行修繕工程,當年9月底,在復育區內的水雉族群共增加到88隻,而留下度冬的亦高達約60隻;2003年,水雉成功繁殖了39巢、56隻幼鳥,並在年底調查到水雉總族群量220隻,為全臺南第一次在度冬期突破200隻。然而,水雉生存仍面臨危機,2010至2011年,發現約有139隻水雉中毒死亡,彩鷸、紅冠水雞、小白鷺也都遭殃,在各界倡議及努力下,推動有機、友善農業後,目前官田區有15位菱農獲得「綠保標章」友善耕種,水雉族群亦逐漸增長。

從1997年,水雉僅存不到50隻,到2020年,臺南市水雉普查已達1723隻。此計畫成為臺灣第一個因道路建設而進行生態補償之案例,同時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個由政府、開發單位及民間社團聯手合作的鳥類復育工程;臺南官田水雉復育區的成功,奠定了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復育濕地的里程碑,亦開啟位於高雄左營區洲仔濕地的水雉返鄉計畫。

在水雉復育委員會歷經四任召集人之後,濕盟於2007年將復育之經營管理工作轉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承接,並於當年,復育區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開放園區參訪,推動水雉生態教育。2011年,臺南縣市合併後,由臺南市野鳥學會接手,持續推動復育、教育、保育及友善農業推廣等工作。

 

 

延伸了解「城市綠洲 - 洲仔濕地公園」

 

 

參考資料

1.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檔案庫。
2.吳仁邦(2003)。水雉復育成果。臺南市:台灣濕地雜誌第43期。
3.濕盟高雄分會(2003)。水雉復育的第二個十年計畫。台灣濕地雜誌第40期。

4.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復育過程。
5.中國時報(1997)。搶救水雉,野鳥學會募款復育。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