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提供]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這50個湧泉個個都有自己的故事,像是在九二一大地震斷水斷電時,提供台中人救命水
的「寶山湧泉」,治百病的小琉球「碧雲寺龍目井」,造就台北第一個聚落的「堀仔頭
湧泉」等。每次提到湧泉,邱郁文總會以「諾亞方舟」比喻,不只是人類,也是生物最
後的避難所。
湧泉是地下水溢流到地表的自然現象,因為在地底流動,幸運免除工業、農業廢水污
染,以屏東中港溪上游的五溝水湧泉為例,近幾年「藍色東港溪」因養豬廢水,變調成
嗚咽東港溪,從地底下冒出、全年恆溫24度c、冬季也不枯竭的五溝水湧泉,成了特有種
魚類短吻紅斑穩鰕虎、台灣石魚賓的天堂,還分佈著罕見的小花石龍尾、探芹草等。
研究團隊統計,五溝水短短700公尺湧泉溪流,就有15種以上螺貝類、4種特有種魚類、
60種以上原生植物。
全台灣除了嘉南平原,包括屏東沖積扇平原、花東縱谷平原、蘭陽平原、台中和高雄平
原,以及金門、小琉球、蘭嶼等等,都遍佈著湧泉,就連瀕臨絕種的柴棺龜,都選擇以
湧泉附近為家,名副其實的諾亞方舟。
五溝水濕地是生物諾亞方舟
湧泉是聚落的起源
這群研究團隊都是生態學家,一開始的目的是調查生物多樣性,不過走著走著,卻慢慢
變成文史工作者。
邱郁文說,山是龍脈,湧泉的出現位置,很多在山脈崖底,因此全台灣有許多地名叫龍
泉、龍水、龍井、龍目、玉泉等等,一開始,研究團隊上網google湧泉,資料少得可
憐,卻在村史、地方史中發現了許多龍泉、龍水的相關記載,比對地形圖後,才一一找
到湧泉。
大台北第一個村落,便是圍繞著萬華的「堀仔頭」湧泉,當地人用乾淨的湧泉水沖洗芽
菜,造就了聞名全台的「豆芽巷」;台中寶山湧泉是許多婦女洗衣閒聊的去處,九二一
大地震時石岡水壩震毀,歷史悠久的寶山湧泉成了救命水;蘭嶼達悟人種植芋頭,引的
也是當地湧泉水。
小琉球人對於湧泉的信仰,讓邱郁文印象十分深刻。小琉球中央有座碧雲寺,是當地三
大靈廟之一,由於小琉球地理封閉,缺乏醫療資源,當地人生病不是直接送醫院,而是
向碧雲寺的觀音媽求藥籤。
藥籤中最重要的藥引,是碧雲寺下方、終年不息的湧泉水,為了守護聖水,平常湧泉水
頭被廟方上鎖,求得聖杯後,才能拿到鑰匙取水,數十年如一日,「這裡就像琉球人的
健保藥局!」
碧雲寺下方石灰岩山壁上終年源源不絕的湧出泉水(圖片提供/邱郁文)
房子蓋起來,方舟沈沒了
或許你會疑惑,一個海生館研究員,和湧泉有什麼關係?「海洋和陸地交界的湧泉,其
實也是洄游鰻魚的避難所,」邱郁文解釋,許多河流出海口遭到污染,有清澈湧泉注入
的潮間帶,河口生物、螺貝類明顯比較多,包括蘭嶼、恆春半島、花蓮、台東、綠島等
沿海都有湧泉。
湧泉承載了生命、歷史和文化,然而,相對於日本以「名水」相稱,尊敬河流,政府和
當地人共同投入保護,台灣對湧泉的認識卻乏善可陳。
研究團隊第一次到堀仔頭,什麼都沒看到,本來想就此放棄,後來在熟人帶領下,才在
下水道下方,發現了汩汩流出的泉水。
在人口倍增、經濟開發的壓力下,曾經生機盎然的湧泉,被覆上了水泥,塵封地底,少
數倖存的,也因不當鑿井抽取地下水,面臨水源乾枯的窘境。
這本書的末章標題是「沈默方舟不沈沒」,顯露出研究人員對湧泉日益消失的擔憂。邱
郁文有感而發地說,不論從生物多樣性,或是文化角度,人們都應該重視湧泉,「湧泉
滋養了生命,自然而然創造了生活,湧泉代表的,其實是人和社會的關係。」
邱郁文經常到各大湧泉調查,許多生物都喜歡產卵在石塊底下
新聞小辭典:什麼是湧泉?
湧泉是水循環中,由地下溢流到地表所形成,廣義上包括冷泉和溫泉,冷、溫泉的溫度
在不同國家有不同標準,日本和韓國認為須高於或等於25度C,美國則是21.1度C,台灣
的定義是高於等於30度C的泉水,不過30度C以下,只要符合溫泉水質成分標準者,也
算是溫泉。
(資料來源:《台灣湧泉50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