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詩人吳晟與作家吳音寧發起的「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在彰化溪州推動「水
田溼地復育計畫」,與農民「保價契作」,生產友善環境的「尚水米」,成功營造豐富的水田生態。
不過也因為吸引不少農民加入,在去年造成不小庫存壓力。今年為了調節產銷,尚水農產忍痛協調部
分農民先休耕,但為了不讓友善的田間管理因此中斷,還額外發給農民生態休耕補貼。國立臺灣博物
館獲悉後,將在週六(2/7)該館南門園區的「田裡有腳印市集」舉辦「尚水米」分享會,邀吳音寧
分享計畫推動歷程,號召更多消費者支持,讓「尚水米」為溪州帶來的生機更加茁壯。
彰化、雲林間的濁水溪流域是臺灣重要糧倉,濁水米也曾是臺灣米的光榮品牌。但長期使用化肥與農
藥的慣行農法,已對農地生態造成極大衝擊,田間許多原本極為常見的生物甚至因而絕跡。
三年前,彰化溪州鄉民在附近中科四期瓜分水源的陰影下,奮力保住了灌溉用水的莿仔埤圳。吳晟、
吳音寧與一群農友組成「溪州尚水友善農產」,以社會企業推動有機農業,鼓勵休耕地復耕與地產地
銷,還與在地的莿仔埤圳協會展開「水田濕地復育計畫」,號召農民以不用農藥、化肥的友善農法重
新打造水田,培育的稻米命名為「尚水米」;還參考德國的生態補貼政策,跳脫傳統以量計價模式,
只要農友採用友善農法,不管產量,每分地都以同樣的價格保證收購。農友沒有收成壓力,自然就不
需要私下使用農藥、化肥。
「尚水米」的保價契作在102年推出時,有11位農友加入;但由於收購價格合理, 103年參與農友就
倍增為22位,友善水田面積也擴大到11公頃。合作成員還在田區建置了自然化的渠道、生態池、蝙
蝠屋。很快地,「尚水米」田區出現許多久違的生物,包括需要潔淨水域的多種蜻蜓,保育類的彩
鷸、鳳頭蒼鷹,還有極為稀有的金黃鼠耳蝠在內等高達十種的蝙蝠。
「尚水米」除了帶給農民更好的收益與水田生態的復甦,因為賣米還衍生出行政管理、碾米、設計、
包裝、出貨等不少工作機會,為原本就業市場狹小的溪州,額外創造了另一條農業生產鏈。
不過合作農友在短時間內倍增,也讓「尚水米」去年面臨稻米庫存壓力。吳音寧與成員討論後,決定
今年先放慢生產腳步,協調幾位農友今年一期稻作先行休耕;農友依規定雖然可以跟政府領取休耕補
助,但為了讓農民在休耕期間持續以友善方式進行田間管理,維繫欣欣向榮的水田生態,還另發給農
民生態休耕補貼。
臺博館去年為了推動環境教育,每週六在該館南門園區舉辦訴求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雙贏的「田裡有
腳印市集」,溪州「尚水米」也是市集基本成員;在獲悉「尚水米」為推動水田溼地復育,即使面臨
產銷瓶頸,仍然關懷農友收益,並且堅持生態復育初衷,特別舉辦分享會,推出「尚水米」認購活
動,期望爭取更多消費者支持。
臺博館表示,結合消費者力量的保育行動是現今的環保潮流,消費者挾著進步意識的目的性採購,是
改變商品生產方式的最好策略。民眾購買「尚水米」,不但能幫助溪州維護水田生態,為生物保全優
質棲地;集合眾多消費者的預購行動,還能讓「尚水米」規劃縝密的產銷計畫,並且累積更多與農民
洽談契作的能量。
臺博館呼籲消費者本週六上午十點半造訪「田裡有腳印市集」,以認養及長期預購支持「尚水米」,
讓溪州好不容易綻放生機的水田生態得以永續發展。(田裡有腳印市集地址:臺北市南昌路一段1
號;「尚水米」分享會活動訊息可上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www.ntm.gov.tw/與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NTMuseum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