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一年一度的黑面琵鷺全球普查全台十七、十八日同步進行,南市野鳥學會指出,今年從嘉義到高雄
茄萣的黑琵數量,較去年約增兩百隻,鳥會樂觀估計,今年全球黑琵數量可達三千隻,不過正確數字
仍需等統計數字出爐才能確定。
每年一月間,包括日本、韓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東南亞國家都會選擇一個時間,同步進行黑琵
數量普查,今年選擇十七、十八日兩天同步進行,至於嘉義以南至高雄市茄萣的黑琵普查,台江國家
公園管理處則委託南市野鳥學會等單位進行。
鳥會指出,去年台灣黑琵數量為一千六百零六隻,但連續兩天進行嘉義至茄萣的普查,雖未有正確
數字,但估計約為一千七百至一千八百隻之間,約可較去年增加兩百隻。
鳥會指出,由於全台黑琵數量統計還要等各縣市統計後,再回報至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估計還要幾
天的時間才能確定數量,甚至要幾週的時間,才能統計出全球的黑琵數量,不過鳥會認為,若以南市
調查的數量推算,去年全球黑琵為兩千七百廿六隻,今年樂觀預估,數量將可突破三千隻,再創高
峰。
今年黑面琵鷺普查十七及十八日全球同步進行,不過南市野鳥學會指出,普查過程,有鳥友發現稀
有的白鸛在南市和高雄市交界的大甲濕地出現,若加上日前北部發現的白鶴,以及四草野生動物保護
區內的白頭鶴等稀有候鳥,研判除和氣候變化有關外,族群應有擴散情形。
鳥會指出,鳥友進行黑琵普查時,意外在大甲濕地發現白鸛蹤影,可惜驚鴻一瞥,不過也讓鳥友大
為興奮,認為在台灣居然能看到白鸛太幸運。
除了白鸛外,近來北部也發現白鶴,加上四草野保區內,日前也有白頭鶴蹤跡,更讓人感到意外,
鳥會指出,白鸛大部分在歐亞北部,白鶴及白頭鶴則在西伯利亞居多,雖然都屬候鳥,但南下度冬最
遠到韓國,在台灣幾乎沒有見過上述三種鳥類度冬的紀錄,今年一次發現三種,相當難得。
為何會到台灣,鳥會研判,可能和氣候變遷加上其族群擴大有關,發現的三種候鳥,除了白鸛為成
鳥外,其餘為幼鳥,由於鳥類族群擴大時,有些鳥類會把幼鳥趕出族群自行謀生,藉此擴散族群,台
灣才會看到三種稀有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