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國小學生和與會賓客一起栽種馬齒莧,為二仁溪生態盡一份力。(記者劉婉君攝)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認養二仁溪大甲濕地,將營造彈塗魚等生態的棲地。(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仁德報導〕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與公部門合作認養二仁溪大甲濕地,昨天並簽署
守護宣言,預計以兩年時間逐步營造河川多樣環境,讓曾經污染嚴重的二仁溪再生。
二仁溪沿岸早期飽受廢五金熔煉業、酸洗業污染,水質嚴重惡化,民國九十年,環保署鐵腕拆
除廢五金工廠後,經過十一年整治,逐漸恢復生機。
大甲濕地位於省道台一線二層行橋下游,腹地約卅公頃,現有招潮蟹等多種生物,也是彈塗魚
的棲地,但高灘地上仍有廢五金殘留的痕跡,濕盟表示,希望藉由認養活動,促使二仁溪的生
態環境儘速恢復,連結地方發展。
濕盟理事長方力行昨天與台南市長賴清德、市議員杜素吟、環保人士、社區民眾及大甲國小師
生共同簽署守護宣言,並在濕地上種植馬齒莧,賴清德也呼籲大家共同守護環境。
濕盟執行秘書鄭仲傑表示,大甲濕地目前生態較豐富的區域為出海口西區,認養工作將以現
有生態狀況較不好的七號水門至八號水門間灘地為優先,並以當地的自然特 性為主,僅以微
調方式改善生態,使潮汐可以進入,更適合彈塗魚棲息,當地留有早期傾倒的建築廢棄物,也
會號召志工清除並透過導覽介紹方式,讓志工認識二仁 溪被污染的歷史。
鄭仲傑說,約十年前公部門大力推動人工濕地,由於是人為營造,需要長期維護,若因為洪水
淹沒或人為維護管理無法持續,容易因陸化或外來種導致復育生態消失,不少早期人工濕地都
是因為這些因素而荒廢,濕地生態要永續經營,社區居民一定要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