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兼顧生活、生產、生態三方,才是台灣永續發展之策!」
針對日前產業代表於立法院及產 發會上抨擊「環保誤國」的言論,環保署綜計處處長葉俊宏
說,環評法執行至今,不應開發案僅佔7%,產業不應在此時景氣低迷之際,就歸責於環保,
他認為,全民共同降低各類污染及對石化燃料的依賴,才是永續發展之道。
石化工業公會總幹事謝俊雄日前在立法院舉辦的「如何落實產業升級、環境永續之平衡發展」
公聽會上發表「環保誤國論」,內容指出現今經濟不景氣,若當 初國光石化的案子能順利生
產,1年便能增加1%的GDP,如此可見環保誤國;另外,他還提及印尼、菲律賓的民眾之所
以要來台灣從事3K,就是因為他們只圖環保。
對此,經濟部日前舉辦的第1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也有不少產業代表疾呼「環保誤國」,要
求儘快修改現行環評法。
「經濟低迷卻歸責於環保,環保署有『不可承受之重』。」葉俊宏表示,環評自84年執行以
來,共審查完成821案,其中認定不應開發58案,占全部件 數7%,在此期間環評審查所花費
的時間及認定不應開發的比率,都是維持在穩定的數值內,不應將經濟不景氣歸責於環保,台
灣的經濟發展仍舊會停滯不前。
葉俊宏說,近年來許多廠商投入節約能源與再生能源的發展,而這些措施也帶動新產品的開
發,創造不少就業機會;他認為,藉著消費者和企業的選擇,將能使空氣、水、廢棄物的污染
總和減少,降低整體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如此兼顧經濟與環保發展才是經濟復甦計畫應思考的
方向。
「追求永續才是長久之策!」葉俊宏指出,經濟發展的目的是建立全民共享的健康、幸福、快
樂的生活環境,而不是營造出少數資本家獲利,但苦果卻得全民 負擔的環境,「環保誤國
論」的訴求與極端的環境保護主義,都不符合全民最大利益,台灣要追求永續發展,必須同時
兼顧生活、生產、生態,才是長久之計。
圖說:環保署綜計處處長葉俊宏表示,兼顧生活、生產、生態三方,才是台灣永續發展之策。
(郭琇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