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短缺危及伊拉克候鳥
SULAYMANIYAH, Iraq, May 6, 2012
伊拉克南部地區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沼澤地,對於越冬水鳥而言極為
重要,自然伊拉克(Nature Iraq)一直在致力於復育這些在海珊政權時期便已幾乎乾涸的沼澤
濕地。
2003年的海珊政權垮台後,沼澤地逐漸恢復。水利工程設施被摧毀之後,水回流到這些在國際
上相當重要的濕地,增加許多候鳥在此區生存的機會,例如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
為瀕危物種的巴士拉葦鶯(Acrocephalus griseldis)。
此流域地區曾有數年的期間水流量豐沛,但如今卻因乾旱及上游土耳其密集興建大壩和灌溉系
統而造成濕地不斷萎縮,敘利亞和伊拉克本身皆受到負面的衝擊。專家認為除非伊拉克境外的
水壩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協調管理架構下積極進行控管,否則自然的水流系統將
難以回復。因此,國際合作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沒有國際相關的協議分配、引導水源,濕地將
不斷地消失。此外,推展關鍵政府之間的協調工作,藉由跨國的組織合作提供候鳥一個安全的
遷徙路徑。
候鳥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經常被用來作為衡量生態系統健全與否的重要指標。人類依
賴這些多樣的生命來提供糧食、燃料、醫藥和其他必需品,因而必須以自身的力量來保護這些
資源,捍衛生物多樣性。
全文連結